归档时间:2021-03-25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它 > 临湘期刊

压实干部作风 实现“三个转变”

编稿时间: 2019-01-10 16:25 来源: 市残联 

 

今年来,市残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压实干部责任,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积极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从接待“不耐烦”转变为办事“不厌烦”

残联的工作对象是残疾人,他们是社会弱势群体,面对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残疾人在利益的追求上越来越多元化,在利益的诉求上越来越复杂化,如何做好残疾人的工作,安抚他们的情绪,不仅是残联工作职责所在,更关系到临湘的发展和大局稳定。

一是怀真情。把残疾人当作熟人、亲人、家人,残疾人上门咨询政策、反映问题,我们第一时间热情接待,对他们的诉求,我们理性对待,政策上有规定的,严格按政策办理;政策上没有规定的,我们按过来的办法办理;过来没有办法的,我们按发展的眼光来办理,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今年4月份,针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难的问题,我们组织对全市0-6岁听力、视力、智力、肢体残疾儿童进行摸底,先后筛查出114名残疾儿童,送往省博爱医院、岳阳市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使他们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是出真言。做到接待不冷漠、办事不拖拉、讲话不虚伪。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即“两项补贴”),是残疾人非常关心的事情,过来的“两项补贴”资金,一直由残联发放,今年根据上级要求,此项工作整体移交到市民政局,由于工作移交的原因,导致“两项补贴”资金未能及时发放,残疾人不知情、不理解,本人上访、电话上访不断,有的还拨打政府12345热线,我们针对这些情况反复解释,说明情况,不踢“皮球”,并协调民政部门,加快工作进程,得到了残疾人的理解。

三是用真心。对待残疾人的事情,将心比心,出以真心。今年,协调4家企业单位,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15个,帮助残疾人家庭就业37人,协调行政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2人。

二、从工作“怕麻烦”转变为主动“解麻纱”

要想赢得残疾人的拥护,成为残疾人的贴心人,就要摆正心态,耐住性子,事情一件一件办,利益一点一滴谋。

一是下“绣花功”。与残疾人打交道,他们的酸甜苦辣,家长里短,常人难以理解。在为他们服务上,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上,我们不耍嘴皮功,而是因人而异,因人施策。今年,在长安社区医院等医院为全市31名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为72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为10名视力残疾人免费发放拐杖,为4名残疾儿童申请价值2.4万元的助听器。在桃林镇、五里街道办事处举办了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种、养技术培训班,并邀请市种植、养殖专家为其授课,还根据他们的需求,将12名残疾人送往岳阳市参加创业增收培训。

二是管“闲事情”。今年7月,重庆市一名刘姓残疾人流落临湘,找到市残联,请求救助,由于其口齿不清,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得知他是想回老家,身上又无分文的情况下,为他解决了回家的路费,还安排专人把他送到市民政救助站。今年来,市残联共解决这类残疾人问题16个。

三是操“空头心”。在生活上关心、帮助残疾人,听他们说心事,让他们诉苦处,为他们解心结。从不把残疾人家庭的事当小事,而是操“空心”,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打水井这些事情,不但积极过问,还想方设法把事情办好。今年,为全市30户残疾人家庭实行了无障碍改造,为4户残疾人家庭打了水井并接通自来水。

三、从群众“找衙门”转变为干部“上家门”

出门不方便,办事找不到要害,是残疾人的一个普遍问题。今年,残联党组为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将其作为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的重要手段。

一是信息核对上家门。为掌握全市残疾人基本情况,提升残疾人管理水平,了解残疾人服务进展,不仅在机关打电话、发信息,还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镇、街道办事处,村、组、社区、农户,掌握第一手资料。今年,共录入残疾人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等信息1800多条,确定精准康复对象4986人,发放精准康复手册1219本。

二是证件办理上家门。残疾人证是残疾人获得政府救助的法定证件,一些重度残疾人因为残疾程度高,出行不方便,到市里办证机构办证非常不容易,我们就组织办证医院医师、机关有关股室工作人员,上门为这些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解决了他们出门办证难。今年来,上门为残疾人办残疾证16个,并使这项工作常态化。

三是器具发放上家门。在残疾人轮椅等辅助器具发放上,按照残疾人需要发放的地点、人员,把这些器具送到他们家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