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1-03-25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它 > 临湘期刊

农村高中校园文化建设遵循的几点思考

编稿时间: 2019-01-10 17:50 来源: 临湘二中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文化指的是哲学、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的文化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都包括在内。具体到校园文化,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展形成的,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包括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校风、校园精神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环境建设等。它最直接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对它的认同感。

长期以来,人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只有在经济发达、学校硬件建设一流的学校才有能力谈校园文化建设,而在经济欠发达、教学设施落后的农村中学里,让学生跳龙门就足够,在农村校园谈文化建设似乎过于奢侈。这种认识误区导致我国部分农村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处于一种荒芜状态,从而形成了农村高中的校园文化“荒漠现象”。

部分农村高中已经意识到这种校园文化荒漠现象,并且正在极力弥补这种缺陷,但是在此方面依然存在如下两方面的弊端:

一是社会物质文化的迅速推进与农村校园精神观念文化的相对滞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唯有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顽固的排它性。目前农村高中文化建设的最大难题就是构建符合农村特点的校园精神文化。尽管上级有关部门已注意农村高中这块广阔的土地,加大了对农村高中教育的经费投入,农村高中校舍越建越漂亮,校园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越来越讲究,校园现代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但作为精神观念文化的集中反映,农村中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离现代教育对学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农村中学文化氛围中功利色彩较浓,无视学生主体发展的应试教育仍很有市场,实践能力培养还显得相当薄弱。这些无不昭示着农村校园观念文化的落后。

二是当代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中开放性不足形成明显反差。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形态,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既有健康积极的也有病态腐朽的,还有虽无益亦无害的文化。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已渗入校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形态,绝大部分农村中学往往是尽可能地构筑起封闭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抵御社会文化中消极有害的东西渗入,一面围墙阻隔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观念。封闭的校园文化与博大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成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师生接触的文化越是单一偏狭、刻板枯燥,就越缺乏抵抗诱惑的能力。外部的社会环境不是学校能够抵御的,学校只有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环境,构建起开放性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农村学生接受各种锻炼,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提高鉴别、选择、抵制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文化品位,才能吸收各种文化,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全面推进农村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且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征,我们只有不停地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工程。下面以我校为例,浅谈农村高中在当前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几点看法。

一、农村高中校园文化应遵循方向性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村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突出农村这一地域性特征。临湘二中地处农村,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我校的多半孩子成为留守学生,孤独、自卑、玩世不恭成为这些学生的性格特征。那么培育学生自强、自信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就成为了我校学生性格培养的主流方向。当然,坚持方向性原则还需要通过德育来实现,如我校的每周主题班会、历史知识讲座、学校荣誉展览、文化墙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校如家的责任感。由于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我校学生形成了自信、自学、自律的学风。

二、农村高中校园文化应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农村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进行创新。农村高中不能够一味模仿某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学校,在校园内大建生物园、地理园。这样既丧失自身的特性,又耗费财力物力。在农村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可以将自然科学装置安装在校园里,如传动装置、聚焦装置等,让农村学生接触科学开阔眼界,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其科学创造的潜力。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农村高中所处的地域环境而有意识的创建绿色校园。目前校园植被主要分布在通海路两旁、艺术楼前、淑德楼前后、植物园等地方,以及篮球场、竞技场、塑胶跑道周边。而不同地方的校园植被也体现着不同的功能,篮球场、竞技场、塑胶跑道周边的植被有绿化隔离作用;通海路两侧的植被有绿化护卫作用;艺术楼前、淑德楼前后的植被有绿化美化作用等等。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员工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清雅幽静、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与浓郁的人文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创新建设的一大亮点。

三、农村高中校园文化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农村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不仅要重视传承,更要重视发展;不仅要重视特色,也要重视借鉴。其中,物质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精神文化是灵魂。

农村高中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经费的限制,对实用价值的考虑往往大于整体性的考虑。我校在长期的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将自身需要与宁缺勿滥作为基本准则。体育特色教育让我校成为岳阳乃至湖南的一面示范性窗口,为了让“热爱体育,崇尚竞技”这一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开创体育强校之路,近年来,我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入2000多万元修建了塑胶跑道、风雨训练棚、特长生公寓,购置了大量体育训练器材。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以雄厚的体育设施为载体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已经在我校成为一种校魂。在校园硬件建设过程中,我们的每一座建筑具体到细节都会请专业的规划人员和设计人员进行规划和设计,做到从整体上规划,从层面上思考。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校注重树立全员意识,全方位意识,全过程意识,从细微处入手,于无声处见文化。我校的校园档案整理从三十年前坚持到现在,它从学校的发展,历年来师生的具体情况,办学的得与失等方面记载了我校从衰到盛的历程。一部档案记载的其实就是地处农村的二中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历程。

四、农村高中校园文化应遵循人本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农村高中和谐校园的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文化环境建设中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以育人为目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具体到校园里的一栋楼、一条路、一块宣传窗、一条标语、一棵树、一座雕塑都要体现这一点,都要为农村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为师生的互动创造有利的条件。我校在几十年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盲目地赶时髦、求时尚,没有在校园内种植奇花异草,立泛泛而谈的标语。质朴单纯的语言,普通大众化的花草更能拉近学校与农家子弟的距离。我校的数十颗桂花树在几十年的校园布局调整中没受丝毫损伤。八月桂花香不仅成为我校的“文化名片”,其“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虽处僻远亦自芳”的高尚气节更是陶冶了师生的情操。在我校毕业的学生和工作过的教师感慨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但学校的桂花香却永远萦绕在他们的梦里,成为他们在异乡奋进打拼的精神动力。学校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任何一个机会,充分考虑人的主体地位,力争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教育场所,让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成为教育内容,让学校生活的每一分钟都成为教育过程,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大力促进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共同参与。

在教育改革这股汹涌的大潮中,农村高中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农村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我们想做的是面对现实,在顺应改革潮流、减少潮流破坏性的同时,摸索出一套适应农村高中生存和发展的校园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