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十三五规划(第八章 绿色发展新模式)
来源:发改局   日期: 2016-09-26 00:00
浏览量:1 | | | |

第一节 建设生态临湘

以环境承载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临湘生态环境优越的条件,坚持绿色发展,按照环境资源承载引导发展布局,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开发空间,环境公共服务提升发展品质,环境质量改善满足群众诉求,促进人与自然、当下需求与未来发展的双重和谐,着力推进山、水、林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临湘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打造生态文明,推进临湘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调、协同发展,全面建设绿水青山封面、“一极三宜”的江湖名城。

1. 划定环境功能分区,加强生态环境监管

将全市划分为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保育区、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聚集环境维护区、资源开发环境引导区等5个环境功能区,对经济和建设活动进行选择,安排进入与退出,确定未来发展中生态环境需要重点统筹的区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增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匹配性,促进临湘可持续发展。

2.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根据临湘自然与社会环境,兼顾发展和保护,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从空间上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引导城市与乡镇扩展,做到快速增长,精细保护。

3.打绿色城乡环境,建设宜居优美临湘

结合临湘与周边的发展,重点制定生态指标,依托山水自然资源,提升临湘空间品质,营造与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相匹配、山水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宜居宜业的建设风貌,展现现代绿色宜居临湘,构建长江中游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和休闲度假胜地。

第二节 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力度

1.紧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自然资源管控

划定临湘市生态红线范围,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 638.4878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7.15%。生态红线范围划分为两级管控区。生态保护红线一类区为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龙窑山风景名胜区和黄盖湖湿地保护区、龙源水库、团湾水库,涉及五尖山林场、长安镇、詹桥镇、羊楼司镇、、黄盖镇(涉及乡镇要根据最新的乡镇合并方案进行调整)。

生态保护红线二类区包括生态保护红线一类区以外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饮用水源地及水源涵养区、石漠化治理植被修复区,白暨豚保护核心区为重要生态功能区,涉及黄盖镇、江南镇。生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白羊田镇、、羊楼司镇、药菇山林场、詹桥镇、长安镇、忠防镇,饮用水源地及水源涵养区共两大块,为龙源水库水源涵养区、忠防团湾水源涵养区。生态脆弱区包括植被修复区与荒漠化治理区,分布在桃林镇、詹桥镇、长塘镇、忠防镇。

生态保护红线一类区以生态保护为主导,严禁一切与保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生态保护红线二类区,严禁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到2020年全面完成红线区内的生态修复。

2.保护森林资源,推进森林公园建设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保持生态环境和生态修复为主,做好生态保护敏感区的森林保护工作。改进林地结构,提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继续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措施,改善生态状况。对矿区生态状况严格监控,保护矿区地表植被,严禁私挖滥采,无序开发。对桃林镇矿区植被进行恢复治理,区域内停产矿区、塌陷区积极回填,优先用于植树造林,遏制土地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依托林地低改项目,在路南山区营造高产优质能源林5万亩,改造提质1万亩。

严格保护好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龙窖山风景名胜区以及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现有森林资源,除了为公园建设服务的项目外,严格禁止其他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规划目标,合理开发、保护龙窖山景区。

3.提高水源质量,保障生态安全

加强水源涵养区以及湿地等区域的生态保护,五尖山森林公园、白石园林场、药菇山林场、大云山森林公园等主要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龙源水库、忠防水库、团湾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及其上游地区,重要水体与水源涵养地,全面实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到 2020 年,龙源水库、团湾水库、忠防水库等水源保护区水质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效果,水源保护区水质长期稳定达标,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服务功能完善。

黄盖湖湿地列为禁建区,在不降低生态质量前提下,适度开展黄盖湖周边地区经营利用和生态旅游,达到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对龙源水库实行饮用水源地保护,逐步提升龙源水库水质条件,保证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并逐步改善至Ⅰ类标准。到 2020 年,桃林河、长安河、坦渡河等重要河流水系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第三节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1.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依托岳-临-荣都市圈,充分发挥近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农业商品化为中心,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以观光农业园、乡村“农家乐”等模式,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休闲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临湘特色品牌。

大力推进农田施肥限量,多施有机肥,推广根外追肥,调整土壤中氮、磷、钾比例。生理酸性与生理碱性肥料交替施用,防止土壤酸化,保证土壤环境质量不退化。强化化学农药管理,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重点发展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控制化肥施用量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到 2020 年农药、化肥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

打造临湘特色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推广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种养模式,推进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培养蔬菜、粮食、畜牧水产精品,扶持专业大户,建立种养小区和多途径、多品种的现代农业商品基地,完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机农产品流通体系、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实现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生产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2.培育绿色工业

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大力发展高利用率、高循环率、低消耗、低污染的“两高两低”产业和产品。

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扶持环保产业。建设临湘绿色化工工业园,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研发、有色金属冶炼、生物化工工业,努力做大做强临湘陶瓷工业集聚区。

利用临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洞庭湖航运物流带和长江航运物流带,与岳阳联合打造产业集聚区与航运节点。按照临湘 “世界钓具(浮标)之乡”的战略定位,整合浮标制作资源,建设钓具(浮标)制作基地,2020 年前完成分散浮标企业迁入工业园区。鼓励、扶持竹产业等特色企业发展,加快湘北楠竹产业科技园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的循环、清洁、生态生产和经营。

3.开发可再生资源

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适合临湘生产、生活所需的清洁能源。“十三五”期间,建设2500户农村户用沼气,完善25个乡村可再生能源服务网点,新建大型沼气工程15处,中型沼气工程100处,整村联片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示范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使用率达95%以上,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达100%。

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路灯,新安装10万平方米,20000台,农村使用率达到60%以上,建好20座太阳能充电站,重点建好桃矿尾矿库20MW分布式光伏地面电站项目,积极引导农户、企业、学校、党政机关等建设太阳能屋顶发电站。建好窑坡山风电场,加大对荆竹山、白石园、药菇山、鸿鹤岭、大云山等风电场建设,建成3万台套楠竹产生风力发电机叶片生产线,风能开发利用的总装机容量达300台,发电总量600mw。

在路北湖区建设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基地,通过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气化、固化等提高其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水平。加强农用地膜回收利用,推广新型无污染、可降解农膜,鼓励设立农田残膜的回收机构,扩大残膜回收利用范围。对利用残膜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的工厂,按国家有关利用“三废”的政策,给予减免税收。

第三节 加大工业园区生态建设

1.加快推进产业园区转型提质发展

按照科学规划、节约集约、以人为本、产业集聚、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大力推进分散工业企业关停并转,鼓励新增和改造工业项目按照产业类别和技术层次集中,整合园区乃至临湘市内部资源、企业,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一园带五区”工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改造升级,打造集约集群产业链。

提速滨江化工区,大力发展羊楼司农产品加工区,优化做大白云产业区,有序发展桃矿工矿区,规范做强三湾工业区转型发展,把园区建设成环境友好、设施完备、产业繁荣、特色鲜明、生活舒适、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工业新城。

2.加强 “一园五区”的环境监管与配套服务

正确处理效益与环保的关系,关停高污染企业,通过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状况。建立包括园区企业环境信息登记申报系统、污染物排放监管系统、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在内的园区环境全过程监督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排放的实时监管。推进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提高废物的综台利用,提升园区循环经济水平。

为园区企业的环境治理做好配套服务,要求园区企业废气自行处理达标排放;固废分类集中处理,尤其是危险固废严格执行全过程管理;做好园区企业污水处理管网收集、污水厂建设工作,确保各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3.承接株冶集团绿色改造升级项目落户

充分发挥临湘通江达海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局,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绿色转移、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大力支持以株冶集团为核心的冶炼产业省内绿色改造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按照“选址合理,工艺先进,节能环保,注重效益”的总体原则,建设能够既满足国家、省、地方的环保、政策、标准等要求,又满足企业效益要素要求的国家绿色冶炼示范基地。

4.推进生态园区建设

坚持绿色增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按照国家《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 274—2009)》,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遵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园区主要产业形成集群并具备较为显著的工业生态链条,达到国家环境功能区质量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要求,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污染物“零排放”。

到 2020 年,桃矿工业区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三湾工业园区、滨江产业园区、白云产业园区内重点产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达标,“一园五区” 清洁生产,厂区优美,环境和谐,各项生产技术与环保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推进绿色工业园建设,扩大企业绿化面积,确保绿地率在不超过15%的前提下,力争到2020年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逐步成为“生态工业园”,实现 “一园五区”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的协调健康发展。

第四节 强化污染控制与环境治理

1.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医药、化工、建材、农药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污染工业企业予以关停。大力引进和发展低碳技术,引导开发低碳新产品,突出抓好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强化源头控制,淘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大力发展低耗高效产业,对三类工业项目进行淘汰和提升改造。加强对工业烟尘、粉尘、城市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等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控制,大力推进脱硫脱硝工程建设,严格对工业废物及危险废品处理、处置、回收利用,实施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污染排放强度达到环保部要求,实现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污水回用率达到50%,矿业废气处理率、矿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 90%,矿业废渣处置率达到 70%。

2.建设花园城镇

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排污管网系统、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园林绿化及有关市政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利用效能,加强饮食服务业污染治理,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发展绿色交通,淘汰高污染车型,推动清洁汽车的普及,实施城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构建支撑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居民宜居的大气环境。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扩大城区园林绿地与水域面积,开展花园城市建设行动。

3.建设美丽乡村

加强农村生活污染防治,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对大面积裸露土地施行绿化,有效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鼓励乡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居住分散的村庄积极试点推进分散式、低成本、易维护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水污染物减排。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控制畜禽养殖污染,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为治污重点,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行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加强农业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综合利用,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建成“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节 推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1. 构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业园区、市级等多级环境应急处理中心,搭建环境应急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完善并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将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常态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2.提高应急监测、监管、处理的实战能力

加强环境风险应急监测、监管队伍建设,更新适应新的监测要求的环境监测设备,整体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和运行维护,建设覆盖城乡的区域(流域)环境质量评价、考核与预警网络,实现对临湘市重点污染源、重要环境保护区的“无缝隙”监管。

3. 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多层面环保宣传教育,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扩大公众环境知情权,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实时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城市噪声质量、饮用水源水质、流域水质、生态状况评价、污染事故、环保政策法规、环保项目审批和案件处理等环境信息。积极倡导、主动参与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合作或协作机制,推进信息共享、决策共商、环境共治、生态共保,形成有序的环境空间管控格局,实现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