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20年工作规划

来源: 临湘市医疗保障局 发布时间: 2022-11-06 13:56 浏览次数: 1

2020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努力提高群众的医保待遇,提升人民的满意度、获得感。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把各项重点工作抓紧抓落实,树牢风险意识,全力维护基金安全,促进我市医疗保障事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医疗监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明年,我局要继续将医疗监管作为部门工作的重中之中,绝不能让医保基金成为新的“唐僧肉”。一是要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要完善协议医药机构服务承诺制。通过与定点医疗机构签定包括规范医疗服务、医疗费用控制及违规责任处理等内容的服务协议,对定点医疗机构严格实行协议管理,创新并加大了对检查结果的运用程度。二是要以医疗稽核检查为抓手,遏制不合理费用支出。加大日常稽查力度,不仅白天查,晚上也要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冒名住院、挂床、小病大养、滥检滥治、串换项目、虚记多收费现象,挖掘深层次的医疗违规行为,强化异地住院情况的稽查,对医疗费用巨大、病史资料有疑点的外地住院进行实地调查、核实。联合卫健、市场监管、物价、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拓展医保稽查的广度和深度。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稽查工作,鼓励群众举报投诉,对提供重大违法违规违约线索的给予奖励。三是始终坚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医保违法违规违约行为。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对发现的协议医药机构违法违规违约行为从严查处,该整改的整改、该终止协议的终止协议,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处理。

(二)做好开源节流文章,保障基金安全。首先,要扩大医保参保覆盖面,做大基金总量规模。明年,我们将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员职工医保中断情况逐年增多的实际,研究制订“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外地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与参加本地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办法,激发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拓宽基金征收渠道。同时,严格核定已参加职工医保的单位稽核基数和人数,防止漏缴和少缴。其次,要加强对协议医疗机构的控费力度。强化事前事中监管,进一步加强总额包干付费协议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对明显超协议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要适时“约谈”。同时要根据实际,积极探索按人头、按床日付费方式的方法。完善对协议医药机构考核评估措施,积极探索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快智能化审核、监管系统建设,通过住院系统人脸识别、远程查房、大数据筛查等智能手段,提高控费工作水平和效率。要尽快完善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机制,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减轻群众和基金负担。

(三)落实医药价格政策,规范招采工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对协议医药机构实行价格备案、公示制度,严格按照省级集中采购目录文件,编制本市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目录。严格把好药品、医用耗材及企业资质、材料证明的审核关,组织实施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工作,适时公布采购结果,接收社会监督,受理医药价格及招采举报投诉,促进医药价格及招采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四)履行医保部门职责,做好重点工作。一是继续深化医保扶贫。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战略,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各项制度的综合保障作用,切实做到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准确把握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的“三有”内涵,重点做好参保资助、待遇落实、“一站式”结算服务工作,防止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反弹现象,要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一站式结算资金到位率100%,贫困人口看病综合报销比例达到85%三个考核指标,对医保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制定措施,逐项对单销号。二是稳妥实施门诊统筹。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城乡居民家庭账户,全面实行普通门诊统筹,同时根据国家要求,将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五)加强医保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效能。一是强化学习培训,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空杯”思想,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学政治理论、学政策业务的自觉性,打造一支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作风上过硬的干部队伍;二是强化廉政教育,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结合身边违法违规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三是搞好优质服务。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以“加强医保系统行风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我市医保队伍服务能力建设,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思想引领,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排查医保系统在政务服务方面的问题,立行立改;坚持便民高效,大力简化办事环节和手续,优化服务流程,公开标准和时限,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减少服务对象等待时间和跑腿次数;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完善的行风建设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好差评”制度,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切实增强队伍的服务意识,转变作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