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临湘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

来源: 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 2022-11-04 16:27 浏览次数: 1

临湘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长江中下游南岸,素称“湘北门户”。 市域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辖13个镇(街道)、161个村(社区),总人口53万。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在此交叉辐射,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107国道、京广铁路、武广高铁及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区位交通得天独厚。为了进一步加强城乡客运经营管理,切实解决城乡群众特别是偏远乡村群众乘车不便的问题,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的相关文件精神,临湘于2020年9月正式启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和示范创建,累计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截至目前,改革已全面完成,实现预期目标,即将接受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一、高位推动,精心组织

临湘市委、市政府把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作为利民惠民的一件重大民生实事工程来抓。一是组织规格高。成立了临湘市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指定一名市级领导专抓,交通、公安、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一把手为成员,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逐级签订责任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二是筹划措施准。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

任务重、矛盾多、压力大,涉及旧车回购、线路规划、新车购置、站点布局、票价核定等多个环节。市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和考察学习,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制订了《临湘市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并组织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确保了改革各项措施精准。三是推进力度大。为了加快改革进程,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将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纳入全市综合绩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市“两办”督查室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紧盯交办事项查动态、找原因、督进度,对工作拖拉迟缓的单位和人员,综合运用“照镜子、抽鞭子、扣票子、挪位子、摘帽子”等多种措施跟踪问责,强化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推动改革加快发展。

二、精准施策,强力攻坚

临湘过来共有200多台乡镇班线客车,其中个体户占绝大多数。由于经营主体分散,相互之间你追我赶、争抢客源,管理难到位,安全无保障。特别是个体户客车公益性缺失,服务水平低下,效益好的线路争着跑,效益差的线路无人跑、甚至停班停运,造成部份偏远乡村群众出现新的“出行难”。我们借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契机,决定统一经营主体,要求个体户客车全部退出,全面实行公车公营。一是严格许可。

乡镇客运班线经营权本属政府公共资源,但是过来却成了客车经营户变相倒卖、漫天要价的“隐形资产”。为了全面打赢个体户旧车回购攻坚战,我们从乡镇客运班线经营权入手,统一收回客运班线经营许可。对到期的坚决一脚踩死,绝不允许新增或延续经营,彻底打消了部份个体户继续经营、阻挠改革的非法念头,牢牢把握了改革主动权。二是严控旧车。坚守公车公营底线,加大对挂靠经营车辆的清理整顿力度,车辆行驶营运年限到期的一律报废处理,退出城乡客运市场,不许延期或新增;未到期的个体户客车可自主经营至报废,一律不许转入企业挂靠经营。三是依法评估。由市政府物价鉴定中心负责,对个体户客车回购价格依法进行评估,最大限度的保障原经营户的合法权益。价格评估采取“三补一奖”办法核定,即补车辆残值、补剩余经营期预期收益、补车辆保险,对积极配合回购、限期交车的予以奖励。四是合力攻坚。着重压实乡镇属地责任,按照个体户客车营运线路进行划片,由乡镇包片负责。同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对有直系亲属从事个体客车承包经营的,实行党员干部包户、其所在单位包干的原则,上门入户,为经营户讲政策、做工作,有力化解了改革矛盾,促进了回购工作顺利开展。自回购工作启动,不到20天时间,所有个体户客车回购均已全面完成,没有发生一例越级上访、堵门堵路、罢工停运,确保了改革总体平稳有序。

三、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注重顶层设计入手,科学谋划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布局,着力打造“方便、快捷、安全、优质”的城乡客运服务体系。一是科学规划线路。打破过来乡镇客运班线路段重叠、分布不均、覆盖率低的弊端,按照“干支搭配,乡村全通”的总体要求,将城乡客运线路全面规划整合,统一调整为城乡公交线路模式,共规划城乡公交班线48条,其中主线25条,支线23条,实现了全市所有乡镇、行政村公交车通达率100%目标。二是优化站点布局。着眼临湘实际和群众出行需求,按照“人归点,车进站”的要求,采取“1+7+N”模式,优化城、乡、村三级客运站点布局。其中城区设立一个客运总站;乡镇分别规划设置儒溪、江南、桃林、忠防、詹桥、羊楼司、白羊田等7个片区客运站,同时在乡村主要旅客集散地设立客运招呼站,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乡镇片区为中转、乡村为节点的站点网络,方便旅客集散换乘。三是提质运力配置。坚持“绿色环保”理念,大力推进城乡公交新能源化改造。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购置新能源客车95台,提升了城乡公交车的安全性能、节能环保和乘座舒适度。同时充分考虑临湘财政支撑保障能力,对回购车辆中部份运营车龄较短、安全技术状况较好的车辆,加强维护保养和回购利用,不仅降低了改革成本,而且有效弥补了城乡公交运力不足。

四、注重民生,强化保障

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注重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一是“应通尽通”。全面推行公车公营,坚持“乡村全通”底线,在优化线路规划、实现乡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运力组织调度,真正实现所有行政村均通了客班车。特别是我市詹桥壁山、白羊田西山、羊楼司友爱、聂市权桥、江南石岭等多个乡村,过来由于地处偏远,加之乡村群众多为老、弱、病、残等留守人员,客源稀少,客车停运多年。通过改革,城乡公交车进村入户,打通了城乡交通运输“最后一公里”,群众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二是价格惠民。全面推行“246”阶梯票价制,即15公里内2元,30公里内4元,30公里以上6元,城乡客运总体票价下降45%左右;同时全面落实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和伤残军人免票,学生半价等惠民政策。按照全市群众出行客运量测算,全年可为群众让利600万元以上,为群众送上了改革惠民大礼包,得到群众争先点赞。三是保障有力。此次改革,从回购旧车、购置新车、建设充电桩、乡镇客运站维修改造等,市财政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此外,对开通偏远冷僻线路、老年人免票等惠民政策造成的经营亏损,年底由市财政牵头,组织发改、交通、审计等部门进行审核,并据实予以补贴,确保城乡公交“开得通、留得住、行得稳、运得久。”

临湘市交通运输局

2022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