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临湘市中医医院
来源:市委编办   日期: 2025-04-30 15:06
浏览量:1 | |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682446246021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临湘市中医医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临湘市中医医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以中医医疗为中心、结合西医先进技术开展中医药预防、医疗、教学与科研、咨询、社区服务工作。

    

临湘市长盛西路107国道旁

法定代表人

徐志勇

开办资金

42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临湘市卫生健康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44

4713.8

网上名称

临湘市中医医院

从业人数

36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无。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湘市中医医院班子精诚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积极进取,担当实干,务实求为,努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建设。 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贯穿各项工作始终,通过党建切实提升全体干部职工政治素养,为医院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是扛牢党建责任。院总支班子扎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将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全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4次,及时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打造了“1510”党建品牌,即:“1”条党建主线揽全局,“5”个目标定方向,“10”个标杆见成效,并通过品牌创建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全院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夯实了党员干部队伍,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人、预备党员3人,进一步建优配强党建队伍。强化了理论学习,通过集中学习、邀请党校专家授课、观看教育片、开展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今年来,院总支开展中心组学习15次,各支部参照开展集中学习15次,每次学习参与率均达到90%以上,党员撰写心得体会累计达320余篇。 二是抓实党风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和平常生活,强化对制度执行落实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廉政党课、廉政谈话、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将廉政文化贯穿于全院干部职工培养、管理和使用全过程,持续巩固“养廉根”“强廉体”“筑廉魂”思想。扎实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学习活动,为保证学习效果,班子成员带头、全体中层骨干参与开展领学。2024年,共开展党纪教育学习12次并进行专题研讨2次,开展廉政党课5次,廉政谈话368人次,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2次。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全体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进一步树好了医院正面形象,全年共收到患者表扬信10封,锦旗21面,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9%。 三是推进了巡察整改。今年来,医院接受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巡察过程中,医院积极配合,确保了市委在我院的巡察工作顺利完成。12月30日,第二巡察组在我院召开巡察反馈会议,指出了我院存在的4个方面13个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关整改意见,院总支对巡察组指出的所有问题全部“打收条”,并积极组织整改。自反馈会后,院总支已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巡察整改工作,形成具体的整改方案,目前整改方案正交送巡察组审议,医院也将于近期召开巡察整改动员部署会。同时,对相关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目前共退回医保基金损失199529.94元、退回各类多收费用3万余元。巡视巡察期间,医院仅一人因个人身份问题(有人事无编制)到巡视组反映情况,未有其它任何信访,院纪院风较好。 二、坚持业务为本,促进医院发展。 坚持把业务提升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想方设法促进业务增长,推动医院发展。2024年,医院接诊门诊病人69614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01人次,出院病人868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80人次。 一是改善环境促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切实提升群众的就医感受。软件方面,在医院财务紧张的情况下,投入400余万元,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更新,为群众就医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化服务。而且,为了保障新旧系统过渡,不给就医群众带来影响,相关股室同志加班加点,仅用3天就完成了新系统上线。硬件方面,投入近100万元对五里牌中医馆进行装修改造,开设专科门诊服务,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也让五里牌片区群众能够就近享受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二是提升能力促发展。切实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能,全年举行院内业务学习9次、外请专家授课8次,外送进修培训学习187人次。2024年,获批湖南省立项科研课题1篇、获批岳阳市科技创新平台-岳阳市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项。同时,积极鼓励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新开展了UBE脊柱双通道微创技术、PRP富含血小板血浆或生长因子技术、人工肝技术、神经肌电图技术、CTA影像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 三是狠抓质量促发展。组织开展“核心制度落实年”活动,从核心制度抓起,促进医院医疗行为持续规范。强化监督管理,每周定期开展业务大查房,对临床科室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科主任会议、护士长会议,书记、院长参加,听取相关意见建议,及时解决科室中存在困难和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讲评会,由业务职能股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解决方案。2024年,共召开医疗质量讲评会4次、科主任、护士长会议12次,开展“三基”考试4次。 四是发挥特色促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保持医院发展优势。积极拓展中药茶饮、膏方等业务,新增中医特色诊疗项目7项,培养中医师承人员4名,开展中医药省级科研项目2项,进一步拓展业务范畴,为医院发展注入新动能。此外,以市政府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积极汇报对接,争取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人才培养、科室建设、技术拓展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提升医院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2025年常小荣工作室将在我院挂牌成立,对提升我市针灸能力起到很好的带领作用。 五是调优人事促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将医院核定岗位增加到698个,畅通渠道,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职级晋升问题,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条件。对现有人员进行异动调优,充分发挥人才专业能力,做到人尽其用。同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公开招聘人员4人,“四海揽才”人员1人;根据医院实际工作需要,调整岗位12人次,其中提拔5人,推选岳阳“小荷人才”1人。考取相应资格证书9人,通过职称考试18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4人、中级13人)。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全市大局。 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担当作为。 一是积极配合医疗集团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来,启动了市医疗集团建设,医院班子积极配合,书记、院长均兼任集团党委班子、班子成员均兼任“十个专班”负责人,参与集团建设,同时,选派10余名干部同志常驻集团开展工作,助推医疗集团建设。11月份,我市顺利通过岳阳市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12月5日,岳阳市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二是牵头引领中医事业发展。继续开展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县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3月份,成功迎接了示范县创建现场评审。持续开展中医智慧云平台应用培训,充分发挥中医药智慧服务网络作用,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在线咨询、业务指导、处方审定,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县级中医医院同质化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同时,继续扩大全市中药饮品统一配送,及中医医院自制制剂推广使用范畴,目前,已实现全市县乡级公立医疗机构中医药饮片统一配送,由市中医医院安排专人专车每周配送一次,配送中药饮片品种达400余种,推广市中医医院自制制剂使用品种5个。白羊田卫生院在我院医疗资源下沉帮助下,医疗业务由2022年的165万元突破至300万元,其中中医药收入达142万元。 三是主动承担防汛救灾责任。今年6月份,我市发生汛情,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院选派10同志,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领,驻堤坚守10天,为全市安全度汛贡献力量。汛情期间,医院还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先后为长江大堤和黄盖湖内院防汛一线工作人员送上防蚊虫香囊184个、防疫汤剂1065剂,同时,送上八宝粥、矿泉水、方便面等后勤物资合计13.7万余元。此外,还选派5名同志积极支持华容防汛救灾工作,并送上防暑汤剂1500余剂。 四、坚持关注民生,用心服务群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心关注群众健康。邀请中医附一范伏元教授、李定祥教授来我院定期坐诊,让群众享受更加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扎实开展“县医回乡,乡医回村”、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基层中医科室共建、名中医巡诊、义诊等活动,推进中医优势资源下沉,把医院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今年来,医院“县医回乡,乡医回村”共下派123人,服务基层群众2万余人次;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建中医科室3个,服务基层群众4000余人次;名中医团队下乡巡诊44人次,服务基层群众500余人次;为市域范围内养老院老年人提供诊疗服务830余人次;开展下乡义诊10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 五、业务范围没有变化。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一年来,医院班子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医院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如,医院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出院病人、门诊病人较往年有增长,业务收入没有如期增长;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充分等。2025年,我们将在完成好医疗业务工作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有的放矢,解放思想,拓宽思维,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医院更快更好发展,助推我市“三区四市五个新格局”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44624602143068211A2101)有效期限自2022年6月28日至2037年06月27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职业许可证(M430682260011---004)有效期限2022年9月7日至2025年9月6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4年共有效投诉16起,处理信访4起,发生协商处理纠纷赔偿6起。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石倩  联系电话:15574026408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05日